来源:菏泽中院 时间:2025-03-13 00:39:11
朋友圈现在逐渐发展成为生意场,估计大家都有刷朋友圈被微商刷屏的经历吧?不可否认,有些微商商品确实不错,但是,在朋友圈进行商品交易,法律风险或多或少是有的。
一、微信朋友圈购物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并没有规定自然人不能成为经营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经营者的定义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那么朋友圈中出售商品的人是不是“经营者”呢?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定标准就是:是否具有持续性。如果只是偶尔、零星售出商品,就不能认定为经营者。如果经常在微信销售商品,需被认定为经营者。
所以,如果你是和朋友圈中的“微商”做交易,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遇到欺诈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三倍赔偿。
但如果说,你一个朋友偶尔出售个什么物品,比方我们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某某东西买多了一件,原价999,现价666,大家要的留言”,然后你觉得不错,买了。这种情况就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了。那么你如果买到假货,则一般是依据《合同法》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退货退款。想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三倍赔偿,一般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微信朋友圈购物,如何防范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国法院网《在微信朋友圈卖玉收款后不发货 买家起诉获赔》一文末,法官提醒道:
购物前确认卖方真实身份。买卖双方发生纠纷,买方想通过法院裁判定纷止争,需要确定卖方的真实身份。没有获得卖家的真实身份,可能面临无法立案的风险。在微信购物时,可以让卖方提供身份证照片、微信实名认证信息、营业执照照片。营业执照照片可以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进行核实。身份证照片可以和微信实名认证信息进行比对。
购物时应当注意保存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购物中,买卖双方的各种约定记录都保存在微信聊天记录。所以,关于所买物品的价格、邮寄时间、如何付款、付款后卖家的确认、物流情况、质量约定、售后服务约,定应当以文字形式明确地约定在微信聊天记录中,尽量避免以语音、图片等形式作出约定。防止清理缓存等情况可能出现的误删。如有必要,可以去公证处就相关微信聊天记录进行公证保存。
三、写在最后
朋友圈购物属于人对人的交易,未经第三方平台。目前针对网络购物方面的监管法规,主要是针对淘宝、京东这类的电商平台,像这种依靠社交工具做私下交易的电商行为,并没有专门的监管法规,做成一笔买卖更多的是依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所以建议,大额购物尽量选择正规、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网店,尽量通过正规电商平台,使用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付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挑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