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农村宅基地申请及使用:一般程序及其规定

来源:原味农经   时间:2025-04-03 01:50:35 

1、中国的宅基地使用制度,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以及得到农民拥护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制度

  • 宅基地,应该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土地使用制度。从英文来看,不管是household 好事homestead,这个词与房屋息息相关,这可能也是最能房地不分离的根本原因吧。在我国,由于农村集体土地属于农民所有,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居住用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都明确规定,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成员,凡符合国家宅基地使用条件的,都可以依法申请宅基地使用权。
  • 从法律的规定来看,宅基地使用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居住用地,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患不均不患寡,因此这个土地使用制度得到了同一社区内农户的普遍欢迎以及拥护。

2、只有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村居民,才能依法申请宅基地土地使用权

  • 那么,国家对可以依法申请农村宅基地的规定是怎么样的呢?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的条件只有原则性的规定,要求一个家庭一般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而且要求符合具体的条件。
  • 而这个具体的条件一般是在各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或者宅基地使用相关管理规定中予以明确的。一般来说,各个地方的规定都大同小异。以贵州省为例,该省就明确规定,只有符合下列的农村居民,才能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1)无宅基地的;(2)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而现有的宅基地低于分户标准的;(3)现住房影响乡(镇)村建设规划,需要搬迁重建的;(4)符合政策规定迁入村集体组织落户为正式成员且在原籍没有宅基地的;(5)因自然灾害损毁或避让地质灾害搬迁的。
  • 不同地方的农户在申请宅基地使用权以前,可以查阅当地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管理规定,首先要看自己是否符合申请宅基地申请条件。例如,国家规定宅基地不能继承,过去考大学将自己户口迁出去的,就丧失了宅基地申请资格。但他或者她可以依法继承自己父母或者兄弟姊妹等的房屋使用权,但值得注意的是,只限于房屋使用权。一旦房屋灭失或者不能使用的,自动丧失宅基地使用权。

3、农村宅基地申请的一般程序

  • 从现行的法律、规章以及政策的规定来看,要想获得合法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并在其上修建合法的房屋,必须经过至少以下法定的程序,否则将面临法律的处罚或者拆除。

(1)村民向其所在的村民小组或者村提出书面申请

  • 农村居民欲获得宅基地使用权,首先必须向其所在地的村民小组或者村提出书面申请。这个申请一般要载明申请原因、是否符合宅基地使用条件以及符合什么条件。而且这个申请一般必须是使用权人亲自书面申请,其他方式申请的一般无效。

(2)村民小组或者村进行集体讨论并予以公示

  • 村民小组或者村在收到村民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后,应在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时间内(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国家现在对这些事务性、程序性的工作都规定有工作时限以督促办事人员及时处理或者避免办事人员拖延)予以受理。一般而言,村民小组或者村委会在收到村民的用地申请后,会召集村民大会(根据法律规定,一般需要超过村民总数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村民出席才能有效。但现在由于村民流动性比较大,要想召集足够的人数来表决这些事项比较有难度,现实中一般通过电话、视频以及委托投票等方式来进行)并依据相关规定对该村民提出的申请予以表决。
  • 表决通过后,一般要求在村里比较显眼的位置(现在各个地方都有村民委员会或者村务公开栏等)对该村民申请的主要内容予以公示,而且国家对公示期间也有明确的规定。在规定期间内,没有人提出异议或者提出异议经查实不符合实际的,就进入下一个程序。

(3)村级组织审查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受理

  • 当村民小组(如果没有村民小组的,由村级组织召开会议完成上述(1)的程序)召开村民大会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村民小组将上述申请材料签署意见后上交村级组织。村级组织在收到村民小组的材料后,会根据政策、法律以及规章等的规定来对村民的申请予以审核,例如:审核其是否符合当地宅基地申请条件、审核其申请的宅基地面积是否符合当地宅基地面积的规定等。
  • 当村级组织通过申请后,将申请材料转交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受理。值得提醒的是,在我国尽管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农民宅基地的审批权限是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与乡镇人民政府同级别的街道办事处。
  • 乡村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受到村级组织转交的村民申请宅基地使用的材料的时候,就组织国土、建设、水利、林业等各个职能部分予以审核,当然审核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各个部门的规章以及规定。例如,国土国门要审查宅基地申请人拟申请的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用途管制的规定、是否在永久性基本农田或者一般耕地上;而建设部门要审查是否符合建房条件、是否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或者地震带上、水利部门要审查是否在行洪泄洪区域、而林业部门要审查是否是林业用地等等。
  • 但这些职能部门通过审查后,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是镇政府、或者是街道办事处)出具《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只有拿到了这个批准书,农民才有资格在宅基地上建设房屋。

(4)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 当乡镇政府批准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后,会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等)汇集到县级农业管理部门或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予以备案。当然,这些职能部门都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对汇集的材料予以复查,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尤其是看是否有侵占耕地建房的申请、是否有超标建房的行为等等。

(5)相关职能部门到场核实相关申请材料的真实性

  • 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农村农业管理部门或者城乡建设部门收到农村居民建房申请材料后,会组织相关业务科室的相关人员实地踏勘和核实,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是否侵占耕地建房、是否符合当地的宅基地建房标准以及是否存在多处宅基地或者建新房拆旧房等情况予以核实,凡是存在不符合国家规定以及政策要求的,会暂缓村民建设申请并及时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得到告知后,应及时整改;如果存在不及时整改或者一意孤行的行为,就可能存在拆除或者建好后拿不到法定的不动产权证书等情况。

(6)住房建好后相关职能部门再次上门核查

  • 当住房建好后,国土、农业、城建等部门会再次实地核查,看村民修建的房屋是否与申请内容相符、是否存在超高(一般各个省对层高都有规定,一般都规定高度不超过三层。这既是为了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农村建筑风貌的需要)、超面积等问题。一旦存在这些问题,会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申请人不及时整改或者一意孤行的,同样存在拆除、罚款以及办不到合法产权证书的情况。

(7)发放权利证书

  • 由于房地产是不动产,为了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现在城乡都是通过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的方式来表明国家法律对该不动产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如此,国家正在改革土地使用权制度,通过允许农村住房可以抵押的方式来融通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如果你获得了这个证书,既能保障你的合法使用权(例如拆迁的时候可以依法获得补偿),也能够通过抵押获得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抵押贷款。
  • 当然,如果你在申请过程中存在瑕疵或者违背当地规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你就存在不能获得不动产证书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你的建设投入得不到依法的补偿,例如征收,如果你拿不出依据,建设方可能很难做出补偿。又例如,如果你需要资金,就很难通过抵押房屋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挑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