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打孩子和不打孩子的区别是什么?长大后的区别很显著,爸妈要注意

来源:家有二宝育儿经   时间:2024-12-15 09:01:17 

传统观念中,打骂孩子被认为是最正确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懂事孝顺,将来有所作为,所以从小对孩子管教严厉,不敢怠慢。但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恩威并施,所以孩子也很守规矩,但有的家长没有分寸,盲目打骂,对孩子造成了很大伤害,因此,父母管教孩子,方法很重要。

案例:

常常在家中听见邻居打骂孩子的动静,管教孩子的原因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邻居偏偏不依不饶,非要对孩子施压打骂,起初我还会劝一劝,可后来我发现邻居根本不听,索性放弃了。

直到昨天,我才意识到邻居家已经很久没有动静了,问过邻居后才知道,他们家孩子由于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离家出走了,这让我很惊讶。

大多数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所以只要孩子有错误,就立刻暴跳如雷,恨不得将孩子所有的缺点都拎出来指责,情急了还会暴打孩子一顿。虽然严厉管教孩子有利于规范孩子,但如果处理方法不当,或没有分寸节制,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而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及时收敛,恩威并施,不使用暴力,那么对于孩子也是有利的。打与不打孩子,全在父母一念之间,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父母要知道:

经常挨揍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什么样子了

第1: 心理压力

经常挨打的孩子接受到的是父母的不断否定和打压,并且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压力,长时间处于阴霾的孩子,心理会扭曲,逐渐开始否定自己,并且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而不经常挨打的孩子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认可,心灵的满足感较大,压力和伤害相对较小,将来患上心灵疾病的概率较低。

第2: 抗压能力

总是被父母打的孩子由于从小生活在非打即骂的环境,会适应这种暴力而残酷的氛围,从而逐渐习惯接受困难和挑战,将来步入社会,也会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险恶。

而经常被父母宠爱的孩子由于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对于挑战和麻烦会极其不适应,将来进入社会很容易被各种困难击倒,没有抗压能力。

第3:性格习惯

长期挨打的孩子会不断受到外界的摧残,心理会逆反,但却又不敢轻易反抗,只能默默承受,长期下去,孩子的性格会变得软弱无能,玻璃心,毫无安全感,做事也畏畏缩缩。

而不挨打的孩子往往会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认可,性格更开朗,做事也更加有勇气,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做事会更有底气,与人交往也会更自信。

第4: 行为方式

俗话说,家长什么样,孩子什么样。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孩子也不会太温顺乖巧,比如,长期挨打的孩子,在日常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会通过暴力解决。但如果家长不经常打孩子,那么孩子将来处理问题时也会细心宽容。不同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式,家长们要反省注意。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不仅仅是监管者,更是朋友和保护伞,如果连基础的关心和爱护都做不到,那么孩子又如何健康成长呢?想要孩子成为积极向上的人,不仅仅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更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要知道,善意温柔永远比暴力粗鲁更得人心,孩子不是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也是每个家长的义务。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挑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