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r86 时间:2024-03-11 10:24:32
提起中东火药桶,人们往往会想到巴勒斯坦。
但在阿拉伯半岛南端,其实还有一个火药桶。
这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地方,就是也门。
也门全称也门共和国,面积5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300万。
主要民族为阿拉伯人,约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由于扼守曼德海峡,控制着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也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7世纪,也门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随后在历史的长河中,伊斯兰教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逊尼派主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牛谁上台。
什叶派主张血统论,只有穆罕穆德的后人才有资格做领袖。
但什叶派的伊玛目,是靠知识凝聚大家,而非武力。
如此一来,什叶派比起逊尼派来,就更容易分裂。
历史上什叶派的第一个分裂派别是栽德派。
公元8世纪,主流什叶派尊奉穆罕默德·巴基尔为下一任伊玛目,栽德派信众不承认,跑到也门北部的山区建立根据地,由本派的伊玛目统治。
于是,栽德派与主流分家。
时至今日,也门仍然大约35%的民众信奉栽德派。
阿拉伯帝国灭亡后,也门在16世纪又被奥斯曼帝国纳入版图。
到了18世纪初,作为殖民界的头牌,英国也来了。
曼德海峡的重要性,英国殖民者当然知道。
所以东印度公司一来,就直接占领亚丁港,建立了殖民地。
随后从1863年到1882年,英国陆续征服吞并了也门南部30多个酋长领地,并与之签订不平等协议。
而那时的奥斯曼帝国,因为忙于俄土战争,无暇顾及英国。
因而一顿操作下来,南也门便都姓了英。成为英国的“保护地”。
1918年,奥斯曼帝国行将崩溃,栽德派趁机宣布独立,在也门北部成立也门王国。由巴德尔王朝统治。
对于英国在南也门的“保护地”,巴德尔王朝起初不承认。
但由于在与沙特的战争中失败,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巴德尔王朝还是承认了英国对南部也门的占领。
就这样,也门被正式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1962年,受纳赛尔精神的感召,北也门一群年轻军官趁老国王去世,新王登基,发动政变,建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外交上倒向埃及。
纳赛尔
国王被赶下台后,逃到沙特,并在沙特支持下,发起反扑,北也门内战爆发。
这场内战持续数年,双方都有后台。
保皇派的后台是沙特,共和派的后台是埃及。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被以色列打蒙了。
而沙特此时也打累了,不想再蹚浑水,便与埃及很有默契地退出了北也门。
失去后台,保皇派与共和派又打了三年。
直至1970年12月,两派都是弹药耗尽,无力再战,便达成和解,也门王国正式消亡。
说完北边,再说南边。
60年代初,南也门的左翼势力找了个靠山,那就是正谋求成为世界霸主的苏联。
苏联早就希望在阿拉伯地区培植势力,于是便支持南也门闹独立。
埃及革命期间,英国丢了苏伊士运河,这会儿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丢掉亚丁。
于是,英国便对南也门的独立运动进行了铁腕镇压。
但很显然,英国没有叫板苏联的实力。
那几年,英国近一半的军费都用在了也门。
1967年,英国实在耗不住,心态崩了,便撤离了南也门。
同年,南也门独立,成立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开始奉行亲苏联的社会主义。
南边亲苏,北边亲埃及。而埃及在纳赛尔去世后,又逐渐倒向西方。
立场上的不同,使得南北也门没少爆发冲突。
不过,相比于南北越,南北也门没有深仇大恨,相对友好。
虽然有过几次交火,但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也很短。
冷战时代,南北也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内战,也就是各自的内战。
这一时期,双方的领导人都是高危职业。
1978年,随着两任领导人接连被暗杀,信奉宰德派,时任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的萨利赫被推举为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成为北也门的最高领导人。
上台之后,萨利赫大搞家族统治,把自己七个兄弟全都安排到了关键岗位,同时靠着子女联姻,编织起了一张利益集团网络。
不论好坏,客观上讲,萨利赫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权力分配系统。
80年代的北也门,也因此相对稳定。
萨利赫
而同时期的南也门就很不幸了。
持续地内斗,导致南也门的老一代革命集体几乎全部出局,没有革命定力的新一代趁机上位,得到权力。
1990年,随着冷战结束,苏联即将解体,软弱的南也门政府主动提出统一。
当年4月,南北也门领导人签署统一协定, 也门完成统一。
统一后的也门,虽然由萨利赫出任联合政府总统,首都也定在北也门的萨那,看似是北方笑到了最后。
但由于南北也门军队并未合并,且地方上传统势力根深蒂固,而这些传统势力又大多是逊尼派。
因而表面统一的也门,实则暗潮涌动。
为了对抗逊尼派,萨利赫开始联合侯赛因·胡塞和他的“青年信仰者”组织。
1956年,胡塞出生于北也门的萨达省。其父巴德尔丁·胡塞是当地载德派领袖。
80年代,北也门在萨利赫领导下,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而萨达省的经济却远低于平均水平,一些教士忍受不了清贫,便与世俗当局妥协,进城过上了舒服日子。
在这种背景下,胡赛接过老爹衣钵,创建“青年信仰者”组织,立志复兴载德派,拥有了一大批信众。
1993年,也门举行议会选举,胡塞被选为议员。
第二年,南也门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北方的中央政府希望分蛋糕,南方认为这是我地盘上的东西,免谈。
为此,双方爆发内战。
靠着西方国家和载德派的支持,萨利赫很快就打败了南方反对派。
但随着载德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萨利赫对胡塞心生嫌隙,两人渐行渐远。
90年代后期,胡塞卸任议员,周游中东。
他觉得伊朗模式最契合载德派的理念,便在回国后,提出也门应该效仿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激进政策。
不久后,阿富汗战争爆发,萨利赫为了讨好美国,除了对美国发动反恐战争表示完全支持外,还允许美国在也门建立无人机基地和情报中心。
对此,胡塞及载德派表示坚决反对。
萨利赫认为这帮人太不省心,今天喊打倒美国,明天说不定就要喊打倒自己。
于是,萨利赫便下令抓胡塞。
如此一来,萨利赫便成了胡塞眼中的卖国贼,两人分道扬镳。
2004年,由于与也门当局水火不容,胡塞带领信徒以萨达省为据点,发动叛乱。
后来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胡塞被政府军打死。
但胡塞死后,也门内战并未平息。他的家族兄弟们接过组织领导权,把“青年信仰者”组织改名为“胡塞运动”,以示永远追随胡塞。
胡塞武装也由此诞生。
从2004年到2010年,胡塞武装与政府军打打停停。
与之前的北也门内战一样,这场内战也是一场“代理人战争”。
也门政府的后台是沙特,胡塞武装的后台是伊朗。
2011年,就在也门政府军联合沙特围剿胡塞武装之时,战局出现戏剧性转折。
这一年,阿拉伯之春影响到也门。
当时的也门,一半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失业率长期超过35%。被联合国评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而与国家穷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萨利赫家族坐拥数百亿美元的财富。
糟糕的政绩,让萨利赫成为众矢之地,全国各地都发生了游行示威活动。
当年11月,迫于压力,萨利赫交出权力,流亡沙特,从而结束了他对也门长达33年的独裁统治。
萨利赫倒台后,副总统哈迪接过大位。
哈迪是南方人,在也门中央政府没有根基。
他上台后,为了平息各派,便主张推动联邦制。
结果,这一主张触怒了萨利赫时期的一众大佬。
前面说过,南也门有石油,如果搞联邦制,油田掌握在南方集团手里,北也门就只能吃土了。
所以,萨利赫集团对联邦制十分抵触,他们认为哈迪是南方打入组织内部的奸细。
如此一来,吊诡的一幕便出现了。
原本已经退休的萨利赫,趁机复出,居然与曾经的仇敌胡塞武装结盟,联手对抗当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哈迪政府。
2014年,在萨利赫集团的里应外合下,胡塞武装攻占首都萨那,软禁哈迪。
随后,哈迪假意辞职,胡塞武装将其释放。
但哈迪一回到南方老家,就立即宣布:我只是假辞职,我还是也门总统。
并且,哈迪还宣布亚丁为陪都,与几位部长重建了也门政府。
2015年初,听说哈迪在南方复职,胡塞武装挥师南下,围攻哈迪政府所在的亚丁。
政府军打不过,哈迪丢下部众,流亡沙特。
眼看胡塞武装进展顺利,大有统一也门之势,沙特坐不住了。
沙特与美国交好,胡塞武装反美。
沙特掌权者是逊尼派,胡塞武装是什叶派,并且还是与伊朗眉来眼去的什叶派。
倘若让胡塞武装在西边卡住曼德海峡,伊朗又在东边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沙特的石油就别想运出去了,这不是要了那群王室宗亲的老命吗?
为了石油,为了美元,沙特说什么也要蹚这个浑水。
于是在2015年3月,沙特联合一众海湾国家,打着恢复哈迪政府合法地位的旗号,组成阿拉伯联军,浩浩荡荡杀入也门。
关于阿拉伯联军干涉也门内战,网络上铺天盖地报道:英勇的胡赛拖鞋军,屡屡大破拥有顶级装备的沙特少爷兵。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毕竟联军人多势众,装备也不差,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单方面被吊打。
沙特下场之前,哈迪政府手上仅剩亚丁一座大城市。
而沙特下场后,取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15万联军在100多架战机掩护下,不仅稳住了岌岌可危的亚丁,还将胡赛武装压缩到了北方老家。
当然,随着胡赛武装收缩战线,利用地形抵消装备上的差距,让联军吃了一些亏。
加之基地组织也门分支趁机做大,以致联军不得不分兵对付他们,显得颇为狼狈。
但这点损失对于阿拉伯联军来说,不值一提。
联军凭借体量优势,一直牢牢控制着主动权。
联军车队
到了2017年,眼看继续僵持下去,自己可能要吃大亏。
萨利赫坐不住了,这个墙头草又开始与沙特秘密接触。
按照他的设想,自己曾经也是沙特的代理人,完全可以与沙特停火和谈。然后在沙特的支持下,反手做掉胡塞武装,来一手驱虎吞狼。
但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萨利赫到死都没想到,自己身边早就被人家渗透了。
他那头与沙特接触,胡塞武装这边马上就得到了消息。
2017年12月,见自己的阴谋败露,萨利赫提前宣布与胡塞武装决裂。
12月4日,萨利赫在离开首都萨那,逃往政府军控制的途中,遭到胡塞武装伏击,当场被打死。
萨利赫死后,他的势力还在,旗下的各路军官和部落长老扬言要为老长官报仇。
一时间,在前线对峙的萨利赫旧部,约2万人向联军投降。
这些部队与胡塞武装合作多年,知根知底。
为避免坐以待毙,胡塞武装只得主动进攻。
一番激战后,双方停火,并在联合国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
但也门局势刚刚趋于平静,南边又乱了。
南也门主要有两股势力,一个是沙特支持的也门政府。
一个是南方割据势力组成的南方委员会。
后者只想割据一方,对北伐萨那,还于旧都,缺乏兴趣。
在他们看来,中央政府是北方来的,也是外来户。
这属于卧龙凤雏睡到一个窝里头去了。
之前有胡塞武装这个威胁,两帮人还能联手。
现在胡塞武装停火,而南方土著又得到了阿联酋支持,便与政府军大打出手。
这一时期的也门,只能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胡塞武装割据北也门,南也门的两大势力在沙特和阿联酋支持下,内讧不断。
2019年,胡赛武装在消化了萨利赫遗留在北方的残余势力后,重整旗鼓,再次向也门政府军开战。
此时,南方的内战虽然已经停息,但矛盾仍然存在。
2020年4月29日,也门南方过渡委员会宣布,在包括临时首都亚丁在内的南部各省实行自治。
这种釜底抽薪的操作,导致前线的也门政府军全线崩溃。
有意思的是,在2019年9月,沙特调集3个装甲旅杀向胡塞武装。
结果装甲旅却莫名其妙中了埋伏,一头扎进了胡塞武装的包围圈。
此战,胡塞武装缴获了超过200辆各式战斗车辆,另俘虏沙特军队2000多人,其中还包括很多高级军官。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联军内部是不是有内鬼。
被俘的沙特士兵
虽说联军介入也门内战之初,仗着体量和装备优势,压制了胡塞武装。
但胡塞武装就像是刻苦学习的上进生,进步空间很大。
而他们的主要对手沙特,又是个散财童子。
碰上这种对手,胡塞武装想不发达都很难。
到了2022年,再次感到力不从心的沙特,放弃了治国无法的哈迪,扶持了另外一个流亡在沙特的也门政客拉沙德·穆罕默德·阿里米,出任总统委员会主席。
同年9月21日,胡塞武装在萨那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在阅兵式上,士兵们穿着整洁的战靴和崭新军服,一改以往的形象。
同时还展示了大量陆海空装备,包括导弹、无人机、防空系统、地雷、雷达等。
十年前,怕是谁也想不到,曾经的“拖鞋军”,如今已跟正规军差不多。
从2012至今,也门内战导致40万人遇难,500万人背井离乡。
而也门事实上也已经分裂了。
除胡塞武装和也门政府军外,还有原南也门的分离势力,原总统萨利赫的势力以及地方上的部落势力。
这些势力,每一方的背后都有大哥撑腰,谁都没有彻底消灭对手,统一全国的实力。
并且背后撑腰的那些大哥,貌似也不希望也门统一。
这其实就是小国的悲哀。小国内部打得一团乱麻,实际却是背后的几个大国在博弈。
大国从来不关心小民尊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叙利亚内战是如此,也门内战亦是如此。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挑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