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看的大新闻 时间:2025-03-31 02:24:37
我们如今实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从其诞生以来,一共经历了5次修改,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前四次修改都和经济有关,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诞生到逐渐巩固、完善的历史。
1988年的修改正好在改革开放十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上,具体改动内容和意义如下表所示:
私营经济的入宪,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次伟大探索。早在1979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就有了关于对私有制的管制或放开的讨论,其中对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更是讨论的重点。最后确立了“外方合营者投资的比例只有下限(即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没有上限”的经济条款。
这是国家第一次处理涉及私有制问题的立法事项,果断决定中透露出的改革魄力令人赞叹。
1993年的修改也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即苏联解体后不久、东欧剧变这一历史时期。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展示了计划经济不足的一面,中国改革此时已经经历了15年,国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次修宪一共9条,涉及经济制度改革的有6条。修宪目的十分明确,即确立市场经济的有效地位,让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型有法可依。
主要的改动内容为及其意义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这次修宪之后,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整体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将会减少,各企业对自身产品经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重要的是,总结了过去价格闯关、国企贪腐等问题,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更加有序、合理。
从内容上看,序言部分就强调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倡导,也对国营企业效率低、贪腐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在十六条中,通过“国营”改“国有”,巧妙地将国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自此共有企业也有了进入市场的经营自主权,不再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且此权利受到宪法保障
1999年的修改,再次强调了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地位,市场经济走入全面法制化。
这次修改的背景是党在十五大会议上宣布: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1999年修宪中的经济条款主要改动如下表所示:
这一次的修宪是在关于私有制的地位的讨论中促成的。本次修宪中,第一次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用根本打发的方式确定了下来。本次修宪肯定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今后改革提供深层的宪法依据。
经济伦理问题得到宪法的澄清红藕,社会风气逐渐转向,对私营经济的态度逐渐放宽,至2002年11月,台州飞跃集团的董事长邱继宝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代会,成为首位私营企业业主党代表。
此后,配合着税制等相关改革,私营企业在享受宪法给予的“名分”同时,也担起了社会责任,为国家贡献了更多的力量。
200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这次修宪中涉及经济条款的宪法修改较少,这次修改,展示未来美好的经济前景,例如对于土地征收的补偿、健全社保制度等等。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确实在此后一跃腾飞,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奇迹。
具体修改内容如下表所示:
综上来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政治活动的规范化表达,是所有法律订立的指南,也是社会文化氛围的指导,其每一次修改都意义非凡。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挑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2